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

教會與你,同心同行



近日國民教育科事件的風波,隨著政府稍為讓步,撤消開科底線,好像暫告一段落,然而餘波未了,教師和家長們仍心繫孩子自由學習的天空,對政府尊重教育專業、尊重思想自由仍要更大的保證。作為家長的你,面對年幼的孩子,你肩負重任,要將天父給你的這個寶貝、這份禮物好好栽培,讓他在學業與品格、理解個人身份權利與羣體角色責任之間有正面均衡的成長。在香港這個經濟掛帥的大都會中,成人世界聲色犬馬,爾虞我詐,你有這份信心和把握嗎?我們如何能好像這場「國教運動」的口號一樣-好好「守護孩子」?今天我們的社會重視多元文化,崇尚個人權益和自由(即是你說乜都冇人可以話你錯!),傳統道德價值受到極大的衝擊(例如家庭婚姻價值被質疑!),强烈的社會競爭氣氛令父母們經常潛意識地要子女「快人一步」,「要贏在起跑線上」;說到底,這都是一種以個人成就來衡量人生價值的心態。於是,各種良好素質包括禮貌、勤勞、分享、節儉、服務……都可變成與功利主義掛鈎,都可以被紀錄,被評估,用以製作個人學習經歷而為升學鋪路。


「女兒真是氣死我了,我買來的英文課外書,她一手就撕破了,還大力掉在地上!你叫我以後怎樣教她?」母親在親子講座上怒氣沖沖地說。

主持人冷靜問媽咪:「請問女兒今年幾大?」媽餘氣未消地答道:「不小了,十八個月大!」頓時惹來哄堂大笑。

這是真人真事,反映父母的焦慮,家長都深信人生競賽由孩子出世一刻便開始,於是瘋狂考名校,堅信要在幾多歲前學曉多少個生字、學曉幾多種泳式、考到幾多級鋼琴之類。父母以為踩行油,就可以為子女的人生列車掌軚,航向名成利就的人生。其實,人生不是一場由父母編寫、子女演出的劇本,而更像一場球賽,子女上場作賽,父母頂多是教練從旁教路或打氣。

有一句古老的非洲諺語說:「撫育一個孩子需要整條村莊。」(It takes the whole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.) ,意即教育孩子健康成長需整個社羣一起參與,孩子由家庭以外的環境學習更多。你願意在家庭之外,由誰人去教導你的孩子?

教會是一個信仰羣體,因著信仰耶穌基督而聚合成為大個大家庭。基督信仰不但保證我們有永生的盼望,更在我們的人生目的價值、品格陶造、追求認識真理上產生更新變化,如同靈魂得著又堅固又牢靠的錨,幫助我們克勝誘惑,無懼風浪向前航行。作為學校的校牧,我們的團隊重視每一個孩子的教育,要孩子們健康成長,就必須讓他們像耶穌基督那樣健康成長。基督是如何成長的呢?「耶穌的智慧和身量(或年紀),並上帝和人喜愛他的心,都一齊增長。」(路加福音二章52節)學校教導孩子愛神愛人,愛家庭愛鄰舍,不自私自利;父母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,要讓我們的小孩像基督,在智、靈、群、體育四方面都健康成長,也不以偏廢全。

智、靈、群、體育,哪一個優先呢?西方提倡體育優先。在東方,我們極為重視智育,在知識和技能學習上用上大量時間:上學學習、放學補習,這樣的教育問題很多,孩子沒有時間和父母談話,也沒有時間和其他人好好相處,更沒有時間認識那位創造主的心意。我們提倡靈育(靈性培育,spiritual nourishment)第一,是其它三育的核心。「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,認識至聖者,便是聰明。」(箴言九章10節)讓孩子認識神,敬畏神,他必會愛父母,愛世界。所以,我們有聖經課、週會崇拜、校牧室時間、宗教閣、學生團契等,為學生靈育打好基礎。

當孩子步入青春期,很多性格、脾氣、興趣、價值觀漸漸成形,父母只能在他們已有的基礎上再建立更多,親子關係亦已有一套固有溝通模式,要打破修正並不容易。深受歡迎的台灣旅港親子教養作家汪培珽女士在她的作品《父母的保存期限,只有10年》中指出:「從孩子的五歲到十五歲,父母只有十年的機會。」只有這十年,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才能對他們有影響力。汪培珽說:「我有個非常重視學業的爸爸,三十年前的那個年代,他將積蓄都拿來送小孩上私立小學,無怨無悔。但是,如果你問我小時候跟父親有什麼互動?很殘忍的答案是:我想不起來任何一幕!」教會為學生家庭舉辦每月一次「家長學堂」,目的就是在這十年「親子保存期」的黄金時刻與你同走多一哩路,又藉每月兩期的通訊《暖流》,彼比交流作父母的知識及心得。我們不是上一代只求溫飽的父母,養育下一代時,讓我們好好享受千金也買不到的美好時光。
(校牧 岑樹基牧師:七零年代基真小學畢業,兩個孩子的父親) 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