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
聖誕節與消費文化
每年到了十二月,各媒體、大小商場、旅行社、餐廳、商店等都急不及待,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提醒我們,聖誕節又來臨了,是時候放縱一下自己,盡情地吃喝玩樂和消費一番!內地近年更稱聖誕節為「購物節」。記得十多年前,曾經看過教會一張單張,內容大致說現代人的聖誕節已失去了其真正意義,Christmas已沒有了“Christ”,只剩下“mas”,即Money(金錢)、Amusement(娛樂)和Self(自我),而這三項正是促使我們消費的主要因素。
有關對消費文化的評論,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。首先,最直接的當然就是環保的問題。只要我們細心點算一下在過去一年,買了多少件一生只會用到一兩次就丟棄,甚或連包裝紙還未拆開的物品就知道,爲了生産這些我們根本不需要的商品,耗損了多少地球資源及污染了多少生態環境。
其次,從文化的角度來看,消費主義其實與一個地方/國家的政治和經濟自由度(freedom)和自主度(autonomy)息息相關。有人以「新時代鴉片」來形容消費主義,認爲在一個被壓抑的社會,消費成爲了個人自我實現的唯一出路,人民自覺沒有能力改變社會現狀和主導社會决策,唯有借著不斷消費,尋找自己的身份、定位和存在價值,這就是所謂「我消費,故我在」。在消費主義的旗幟下,人與物的關係被顛倒和扭曲,人們自以爲可以自由地生産和消費,但事實上却被生産和消費所操縱,人不再是爲了需要而生産,却是爲了消費而生産,這就是所謂的「假需要」(false need)。
最後,在宗教方面,美國和加拿大一群基督徒自1996年開始發起了一個“Buy Nothing Day”運動,企圖喚醒社會關注從感恩節到聖誕節的過度消費問題,呼籲基督徒(和其他市民)對自由市場資本主義說「不」,過一個不消費和非商業化的聖誕節。
Buy Nothing Christmas,是一個抗衡極端消費文化的活動,其信息自然就是批評商品化的社會削弱了「上帝降世為人,作眾人的拯救」的宗教意義。聖誕是恢復愛、分享、分擔與關懷的信息的好機會,耶穌誕生在馬槽裡,是貧窮一族,約瑟及馬利亞是缺乏消費能力的家庭。美國華理克牧師(Rev. Rick Warren)幾年前就在此背景下出版了《聖誕的目的》一書 。華理克牧師曾訪問一些聖誕節購物者:「你為何慶祝聖誕呢?」大部的答案都和耶穌基督無關:「因為快要過年了!」「公司出了花紅!」「我的兒子從伊拉克平安回來! 」「我投票的候選議員勝出了!」其實,慶祝聖誕的目的只有一個,就是上帝愛我們,差祂的兒子到世上來,以致我們可以認識祂、信靠祂和愛祂。
日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認爲現在香港經濟悲喜交加,在歐洲步入衰退和美國財政政策未定的陰霾下,香港外貿環境短期內仍會相當不明朗,市民消費仍十分審慎。經歷過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8年金融海嘯,現在全球仍經濟低迷,香港樓價高企,市民收入貧富懸殊,我們或需重新思考基督徒的消費倫理:是否消費一定是邪惡?譴責消費文化的時候是否要看看處境?
教會可以批評消費文化,誠然,基督徒應樂善好施,這也合乎聖經的教導。再者,在經濟佳境的時候,一擲千金,揮霍無度,滿以為明天必然更好,股市更上一層樓,此等源於虛假的(自)信心自我膨脹的心態實不足取。可是,若信徒單以慈惠助人,畢竟使受惠者覺虧欠人情,甚至可能會使對方喪失尊嚴。正因如此,不少人有需要也不願啟齒。
相反,能精明使用消費力量,刺激經濟,不僅讓人以勞力換取應得的報酬,且在工作中獲取尊嚴,往往遠勝於施捨。在能力範圍容許下,慷慨的消費,如給服務員或的士司機額外小費,到市面掙扎求存的街坊食肆宴客,聽店東細訴做生意的艱難,這也可以是信徒作見證的好機會?面對經濟低迷,不少信徒都會減省節流,這是人之常情。可是若手頭有餘,但仍整天誠惶誠恐,怕明天會變壞,因而節衣縮食,甚至一毛不拔,這是一種只會帶來經濟惡性循環的自保心態。處於順境,信徒不應自我膨脹,消費無度,但經濟不景時,精明豪爽的消費可以代表對上帝統管萬物仍有信心!
基督徒不應只是一面倒的鞭撻消費文化,乃需多探討消費倫理,如消費怎樣提高別人的身體、心靈及社會的福祉(physical, mental and social well-being) ,怎樣可以建構一個更環保、可持續的消費資本社會。正如放縱的消費會對別人、對社會、對環境造成傷害,精明的消費可以對別人帶來祝福。若對上帝有信心,及平常已學會作好管家,那麼消費是不應全由時勢所左右。
這個聖誕節,你大可把預留用作消費的部份金錢省下來,捐助給一些服侍貧窮家庭的機構(如城市睦福團契、教會關懷貧窮網絡等),使有需要的也分享到我們期待救主來臨的那份喜悅。當然你也可盡情的「享受」shopping,對要感謝的人表達謝意啊!(岑牧師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