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

災難之後



今天,將原本繼續分享黄之鋒父母的故事和反省抽起,讓自己悲慟的心神稍稍停頓在哀悼之中,與大家一同面對撞船慘劇之後的感觸。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都受到撞船事故的意外死傷影響,掉進像是無窮盡的痛心及悲傷內,不少人一看到新聞畫面,眼淚亦停不下來;我自己亦有幾次暗自淚垂,憶起事發當晚一家人正在戲院看戲,而百多人卻在怒海中呼救求援的的畫面。


撞船新聞之後,市民出現的是情緒抗衡的表達,與近日港人與政府、中港、中日、貧富等兩極爭訟、忿恨的能量相符,顯示出各種的不理解、憤慨與無助。但災難過後,傳媒積極報導人性的光輝-救援人員的奮不顧身、倖存者無私的救助別人的孩子,讓人感受到人性的愛與溫暖,這些都讓我們的心理平衡一點,也真實的將人性的黑白兩面呈現人間。

在災難後,縱使自己並不認識死難者或其家屬,不少人仍普遍會感到悲慟與不安,會不其然流哭,甚至發惡夢,夢見自己或親人遭受類似的意外,亦會驚駭於自己那被困擾的情緒,久久未能平復。此時此刻,人應該如何自處?

在集體潛意識的領域內,災難後遺下的感覺,最表層的是憤怒,那會將人推向極端,找人怨找兇手找錯處。不是說不用事後檢討,但在那一刻,憤怨只不過是個恍子,隱瞞了內在的惶恐與悲傷;深層的是,我們都在對號入座,害怕有一天無情災難也會發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,那種恐懼被無限放大。那就等同於聽到身邊有夫妻反目仳離、或好朋友患上絕症,我們同樣感到失魂落魄,感同身受一樣。

憤怒過後,更重要的是容許自己流露深層的悲痛與恐懼,同時明白並承認人是脆弱的。人在順景時,有誰不以為自己可以掌管全世界,大家都認為那刻好像能永恆地伸延下去。但終於有一天,災難令我們驚覺,生命原是充滿無常,無能為力的感覺會讓人明白到,我們其實內心最需要的潛在力量-勇氣、關心、愛、付出、盼望等等,都由那災難一刻引爆出來。這些通常是大家在營營役役生活裡的盲點,不過在災難往後的日子,若我們選擇不再指責、願意寬恕別人和自己,就一定能夠體會到,其實奇蹟早已出現。

美國失明作家海倫凱勒曾說:「面向陽光,陰影就在背後。」當災難將天空染上陰霾時,若只是一味因傷痛的牽絆而停滯不前,那便無法拋開枷鎖沉重的束縛,永遠只能在悲觀的痛苦中徘徊流連。

災難之後,心中傷痛難過,喪失希望的人,該要怎麼做,才能平復心中的波濤洶湧?才能填補心中被災難重擊的傷口?我想,只有讓似水源源流逝的時間,才能沖淡烙印在人們心中的痛苦;待歲月帶來的治療,慢慢讓人們忘卻過往的不堪回首。災難之後,只要有愛與希望,明天,永遠都會是光明的!讓我們以開朗的心面對未來,在人生的藍圖上繪出絢爛與繽紛!

當然,經歷這一切,不論有否宗教信仰的人都會問,為什麼上天容讓這些無辜的人死得如此淒慘?當他們與死神搏鬥的時候,如果有上帝的話,祂又在哪裏?

苦難誠然是奧秘,是信仰和人生最大的奧秘,足夠我們一生好好思量。

基督信仰告訴我們,道成肉身的上帝,在無辜的世人受苦的時候,祂就是在怒海中、在黑暗裏、在他們的痛苦及恐懼之中。降生為人的耶穌基督,原來就是在死難者的身邊,又在他們的心內。耶穌懷抱世上一切受苦者的苦難,而這些受苦者又是以「他們的苦難填補了基督苦難的不足」(參閱歌羅西書1章24節)。使徒保羅這句說話具有極震撼的力量,他要我們明白,世人的苦難就是基督的苦難,無辜者的受苦不是徒然的,他們是代表和代替我們應受的苦難,由此補充了基督藉以完成救贖的痛苦。

基督以人的身分來承受之苦難,也為後世所有無辜受死者的苦難開啟了一度門,讓這些苦難被收納成為基督苦難的一部分。因此,我們默念基督的苦難,也就同時默念世人的苦難;我們向基督的苦難致敬,也就同時向世人的苦難致敬。為此我們感謝耶穌,祂的苦難成就了我們的救恩;同時我們又感激世上一切無辜的受苦者,他們受苦原來也是為了我們!但他們受苦的時候,我們又在做什麼?在為他們的死難感到哀慟和悲傷的同時,樂意伸出援手、給別人在瓦礫中一杯涼水,就是我們的責任。(岑牧師)  

參考資料-吳思源:《信仰是知道世人的苦難就是基督的苦難》,
http://www.tmea.ca/index.php?option=com_content&task=view&id=157&Itemid=12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