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
教會與你,同心同行
作為家長的你,面對年幼的孩子,你肩負重任,要將天父給你的這份禮物好好栽培,讓他在學業、品格與靈性之間有均衡的成長。今天强烈的社會競爭氣氛令父母們經常潛意識地要子女「快人一步」,「要贏在起跑線上」;說到底,這都是一種以個人成就來衡量人生價值的心態。
「女兒真是氣死我了,我買來的英文課外書,她一手就撕破了,還大力掉在地上!你叫我以後怎樣教她?」母親在親子講座上怒氣沖沖地說。主持人冷靜問媽咪:「請問女兒今年幾大?」媽餘氣未消地答道:「不小了,十八個月大!」頓時惹來哄堂大笑。
這是真人真事,反映父母的焦慮。其實,人生不是一場由父母編寫、子女演出的劇本,而更像一場球賽,子女上場作賽,父母頂多是教練從旁教路或打氣。
有一句古老的非洲諺語說:「撫育一個孩子需要整條村莊。」(It takes a whole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.) ,意即教育孩子健康成長需整個社羣一起參與,孩子由家庭以外的環境學習更多。你願意在家庭之外由誰人去教導你的孩子?
教會是一個信仰羣體,因著信仰耶穌基督而聚合成為一個大家庭。作為學校的校牧,我們的團隊重視每一個孩子的教育,讓他們像耶穌基督那樣健康成長―「耶穌的智慧和身量(或年紀),並上帝和人喜愛他的心,都一齊增長。」(路加福音二章52節)學校教導孩子愛神愛人,愛家庭愛鄰舍,不自私自利;父母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,要讓我們的小孩像基督,在智、靈、群、體育四方面都健康成長,也不以偏廢全。
智、靈、群、體,哪一個優先呢?西方提倡體育優先,我們卻極為重視智育,在知識和技能學習上用上大量時間,這樣的教育問題很多,孩子沒有時間和父母談話,沒有時間和其他人好好相處,更沒有時間認識創造主的心意。我們提倡靈育(spiritual nourishment)第一,因它是其它三育的核心。讓孩子認識神,敬畏神,他必會愛自己,愛父母,愛世界。所以,我們有聖經課、週會崇拜、校牧室、宗教閣、學生團契等,為學生靈育打好基礎。
台灣旅港親子教養作家汪培珽女士在她的作品《父母的保存期限,只有10年》中指出:「從孩子的五歲到十五歲,父母只有十年的機會。」只有這十年,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才能對他們有影響力。我們不是上一代只求溫飽的父母,養育下一代時,讓我們好好享受千金也買不到的美好時光。(岑牧師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